10月15日至18日,来自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一行30余人组成的联合采访团,在省外侨办的带领下,走进郑州、平顶山、开封等地采风。近年来河南的发展和变化,让不少海外媒体人心生赞叹。
感叹|河南发展快,变化大
10月15日,位于郑州经开区的郑州铁路口岸,一个个摆放整齐的集装箱正等待装上国际班列发往欧洲。采访团刚一下车,便被这宏大的场面震惊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采风团在平顶山、开封等地参观、采访,见证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多次感受类似的“震惊”。
“真不敢想象,河南这样的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程度也这么高。”台湾《旺报》助理副总编辑陈素贞告诉大河报记者,这是她第三次来河南,每次来都会感到较大变化,“以前,郑州只是一个铁路拉来的城市,今后,郑州可以改称‘飞机运来的国际大都市’了”。 10月17日,菲律宾华商纵横传媒总裁黄栋星在舞钢参观后,感慨地说,目前菲律宾最大的钢铁公司年产量只有50万吨,而舞钢一家的年产量便有300万吨,这让他不敢想象。
韩国《亚洲经济》记者周钰涵对开封旅游业的发展表示肯定:“开封让旅游资源‘活’了起来。我到过很多国家,像开封这样结合历史文化,通过真人表演来重现历史的做法很好。” 插曲|众人争相“认祖”中原
10月17日晚,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在开封开幕。18日,采风团在开封参加了“根在中原”祭拜活动,这引发了不少采风团成员的“认祖”热情。
“我的母亲是河南信阳人,所以我自己也是半个河南人。”日本《中日新报》社长刘成17日在平顶山的海外华文媒体助推中原经济座谈会上说。 “张姓源自河南濮阳,我的根在河南!”美国《国际日报》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兼副总编张春梅说,以前只听父辈说河南很美,这次终于“回家”了。
已来过河南六次的韩国《亚洲经济》社长郭永吉也向记者“炫耀”说:“我的祖先是北宋的河南郑州人。” 中外要闻通讯社社长黄红英祖籍广东,但她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开封是客家人的祖籍地,如今来开封就像回娘家,非常亲切”。
承诺|向世界讲好河南故事
“土坯墙、茅草房、鸡屁股是农户小银行,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姑娘向外嫁,小伙愁新娘……”2009年以前,平顶山尹集镇张庄村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如今,该村经过新型城镇化改造,彻底丢掉了“贫困村”的帽子。采风团参观完刘庄社区后,也大加赞赏。
新西兰《信报》社长王浩说,她以前到过河南农村,“以前农村脏乱差,如今农民住进了楼房,也办起了‘农家乐’,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回国后,将把所见所闻如实地报道给当地华人,让大家看到河南的变化。 “我回到日本后,要给河南做一期专题,介绍郑州的‘大物流中心’。”刘成说,目前,日本客商多选择向东通过海路运输到欧美,我要告诉大家,除了海运,还可以通过郑州的铁路、航空运货到欧美。
张春梅也表示,她将利用自己的媒体向海外华侨华人宣传河南、讲好赞美河南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