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举办优质农产品进景区对接活动
由中国黄河旅游网“美丽乡村栏目组“提供 通讯员马会平报道 5月26日,临汾市借助全省旅发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在曲沃县朝阳沟景区举办了“农旅融合、助力脱贫”优质农产品进景区对接活动。省特色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亲临指导,市农委、市发改委、市旅发委、市中小企业局、曲沃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各县(市、区)产业扶贫办、农业产业化办、农业生产企业、乡村旅游景区等负责人参加。经过推介、洽谈,古县金米、永和县舌一哈等17家农业企业与云丘山旅游区、曲沃县石桥堡景区等6家景区现场签约,合作金额830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去年,临汾468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产业“全覆盖”,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安泽连翘等产业日益壮大,汾西洪昌、蒲县正茂等一大批本地带动主体快速成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产业扶贫成效明显。今年,临汾市委、市政府对脱贫攻坚思路进行适度调整,审时度势地将农产品销售、品牌培育作为重点进行部署,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渠道、多形式拓展产品销售半径,千方百计从销售环节带动脱贫产业发展,增强农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筑牢农业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紧密联结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贫困户在产业链中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这次对接活动就是今年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的措施之一,吸引了38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和25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现场展示了杂粮、核桃、茶等8大类、46种富有特色、方便携带的优质农产品,汾西新槐农林专业合作社、乡宁美聚香凝等企业进行了产品推介,吉县人祖山、曲沃县朝阳沟等景区进行了营销推介,经过深入沟通交流,现场签约17个,签约资金830万元。市委农工办、市农委王晓民主任希望企业家们充分发挥农产品品牌和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推动临汾优质农产品走进旅游大市场,带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实现“乡村旅游+农业”的深度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省产业扶贫办王圆荣主任对这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分析了当前产业扶贫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对我市产业扶贫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次对接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行动,是主动应对产业扶贫市场风险的具体举措,也是实现景区繁荣、企业发展、农民增收“三赢”的关键途径,示范带动效应凸显。一是以景区为承接主体,采取设立专区、互联网+、产品代销等产销合作模式,将贫困地区的“土疙瘩”变成游客消费的“金蛋蛋”,拓宽了产品销售新渠道;二是农业企业进军旅游大市场,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就会倒逼企业对产品研发、生产质量、包装设计、品牌培育等进行革新,激发了企业发展新活力;三是产品营销有了新渠道,就会拉动更大的农产品基地生产供应,就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及群众发展生产,就会创造更好的田间、厂房等就近就业岗位,增强了产业带贫新动能;四是农旅融合是个大平台,这次对接活动虽然只是一个小起点,但催化了生产企业、旅游景区的发展理念更新,共同挖掘旅游市场潜力,加快了新产业、新业态合作共赢的步伐,树起了农旅融合新标杆;五是农产品进景区的持续推进,必将带动电商、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互动发展,不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点燃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下一步,临汾将以这次对接活动契机,持续跟进签约双方,继续沟通,“趁热打铁”,使签约意向变为正式项目,实现落地“结果”、融合发展;持续跟进对接合作,搭建平台,共享资源,创优服务,促使更多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进景区、进社区、进超市、进入大市场;持续跟进产品生产,扶持企业“三品一标”认证,培育特色品牌,研发出更多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消费需求;持续跟进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扩大生产,支持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采取订单生产、土地入股、务工创收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临汾市、县、乡、村四级将从厚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坚持把“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摆在全市脱贫攻坚大局突出位置,及早做好市场风险防范,确保脱贫产业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坚决打好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