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切换 [全部]   设为首页 
会员:  
 

 
购票帮助
 
 
首页 > 文化 > 从文学和音乐中找寻俄罗斯的文艺情结
搜索:
 
 
从文学和音乐中找寻俄罗斯的文艺情结
2017-11-01 16:14:08 来源:
核心内容:
 

【文艺星青年按】提起俄罗斯文学,你能想起来的第一个名字是谁?是高尔基、契诃夫,还是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变色龙》……学生时代的阅读记忆,使我们对这些著名的俄罗斯作家及他们的作品如数家珍。

除了文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喀秋莎》这些熟悉的旋律、动人的歌声也是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俄罗斯记忆。我们熟悉俄罗斯文化地貌上的一座又一座高峰,他们创造了属于全人类的财富,跨越语言的藩篱,让这些拗口的名字对于我们而言倍感亲切。

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同时,李克强将同梅德韦杰夫举行中俄总理第二十二次定期会晤。今天,文艺星青年带您重温俄罗斯的经典文学与歌曲,感受山水相连的中俄友谊在文化的纽带中是如何细水长流的。

文学篇:

中国人民对俄罗斯很多文化元素都不陌生,其文学作品和作家更是家喻户晓。高尔基的“三部曲”、契诃夫的《变色龙》、普希金的诗歌等等,都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篇目。这些作品气势磅礴,历史底蕴雄厚,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博大的人文情怀、坚贞不屈的理想和信念。俄罗斯文学特有的厚重感,浓重的忧患意识和绵密广大的戏剧氛围,都深深地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巴金、茅盾、鲁迅等著名作家都曾翻译过俄罗斯文学作品,从他们的作品中也能看到俄罗斯文学的影子。

《战争与和平》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俄国作家巴别尔曾说:人一生其实不用读太多的书,有个七八本便足矣;但是,为了找到这七八本最值得读的书,则必须先读完两三千本。在数以千计的俄国文学名著中,《战争与和平》这部最伟大作家的最伟大作品,无疑就是最该读的那几本书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莱温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童年》

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

小说讲了小主人公高尔基(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高尔基(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的价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历程的描述,从中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斗烽火、建设场景、社会生活风貌,具有独特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价值。这是一部“超越国界的伟大文学作品”,一部激励了无数人的经典佳作,问世以来几十年长盛不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在一篇回忆自己童年读书的短文里谈到了这部俄罗斯文学巨著对他整个童年的影响。 “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保尔和冬妮娅,肮脏的烧锅炉小工与穿着水兵服的林务官的女儿的迷人的初恋,实在是让我梦绕魂牵,跟得了相思病差不多。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普希金诗集》

作者: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普希金是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作品充满着对自由的歌颂,对纯洁爱情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沙皇暴政的批判。他的诗清新、美丽、迷人,在他的笔下,山峦、河流、花朵、树木、岩石都显得诗意惠芳,让人心醉神往。

为人熟悉的经典诗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在诗中对生活的假设,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正是这种生活观,这种对人生的信心,这种面对坎坷的坚强和勇敢使得这首诗流传久远。

《变色龙》

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在该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当他以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时,就扬言要弄死它并惩罚其主人。当他听说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时,一会儿额头冒汗,一会儿又全是哆嗦。通过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

高尔基曾对《变色龙》有过这样的评价:“一个荒唐的时代,一个善变的警察,一条无辜的狗,一群无聊的人。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而又使人压抑的故事。”高尔基还对契诃夫做过这样的评价:“只需一个词,就能创造一个形象,只需一句话,就可以创造一个短篇故事,而且是绝妙的短篇故事。”

《静静的顿河》

作者: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发表于1928-1940年,这部作品在当时苏联发生巨大争论。作品反映了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时,革命与反革命势力的殊死搏斗。作家刻画了葛利高里这一典型,他的魅力在于他有非常纯朴的善良天性,在家乡误砍一头野鸭他痛惜不已,在战场第一次用长矛杀死一个敌方士兵,他受良心谴责。所以,他激烈反对红军与白军之间的残酷杀戮,在两者之间徘徊,动摇迷茫,最终走向毁灭。这一形象不同于以往作家塑造的英雄形象,但以对人性真实和复杂的展现征服人心。

1965年,《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

歌曲篇:

苏联老歌是俄罗斯文化的不朽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品。它们不仅让你认识了俄罗斯人性格中的热情、豪放和凝重、忧伤两面,而且得到美的艺术陶醉,伴随我们已有半个多世纪,鼓舞和愉悦了中国几代人。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树叶在沙沙响,夜色多么好,令人心神往。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问世于1956年,这样一首短小而并不复杂的歌曲,近半个世纪来在世界各地越传越广,这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马都索夫斯基的诗出色地描绘了俄罗斯大自然的内在的纯朴的美;歌曲中年轻人真诚激动的心声、萌生的爱情和黎明前依依惜别之情都和这大自然的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红莓花儿开》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

——《红莓花儿开》

红莓花在俄罗斯随处可见,春天开放,花朵很大,美丽而火热,所以通常被用来比喻漂亮的女性。《红莓花儿开》出自影片《幸福生活》,讲述集体农庄里青年人的生活。

《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

俄罗斯人民对《喀秋莎》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这不是一首普通的歌,而是有独特由来的歌,在卫国战争期间成为苏联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象征。

《喀秋莎》这首歌,描绘的是前苏联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这首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捷,旋律朴实、流畅,因而多年来被广泛传唱,深受欢迎。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这首歌对于那场战争,曾起到过非同寻常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喀秋莎》传入我国,深受中国民众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

《伏尔加船夫曲

穿过茂密的白桦林,踏着世界的不平路!我们沿着伏尔加河,对着太阳唱起歌。

——《伏尔加船夫曲》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伏尔加河流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共青团之歌》

再见了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共青团之歌》

由加里齐·索洛维约夫作词谢多夫作曲的苏联歌曲《共青团员》创作于二战后1947年,通过歌曲中英勇的苏联共青团员临上战场前的内心独白,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的青年的积极抗敌的意愿和敢于战斗和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为了深受各国人民的一致喜爱的经典名曲。《共青团员之歌》把人们带入艰苦卓绝的苏联卫国战争中,道出了苏联青年憎恨侵略战争、绝不向敌人屈服,保卫家园、热爱和平的心声。

《三套车》

看三套车飞奔向前方,在寒冬伏尔加河岸上。赶车人低垂着他的头,忧愁地轻声歌唱。

——《三套车》

1901年左右,一首民歌《三套车》流传开来,歌曲表现了马车夫深受欺凌的悲惨生活。当时,俄罗斯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马车成了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马车夫的生活也格外漂泊。在歌曲《三套车》中,马车夫奔波在寂寞的长途,唱出了忧伤,苍凉的旋律。

 
 
 
.2018大美临汾群众文化基层行-----走进冰世界乐园
.平阳不忘初心、工匠砥砺前行
.东方诗书画艺术研究院(总院)2018年迎春联谊会
.“周末剧场”一周年庆典戏曲晚会
.吉县文化再展新魅力精神脱贫温暖万民心
.家风家训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
 
最新评论
 
 
招商引资
.喝出来的健康
.八家航空公司角逐北京新机场竞争格局已明朗
.成都拟投资12亿建设自然博物馆向全球征集
.国家旅游局拿出3000亿支持农旅扶贫!建
.黄河旅游大手笔!临汾市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开
.安徽黄山斥资百亿元“活态”传承保护徽州文
.国家旅游局持续发力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再建
.青海湖景区投资1192万元建设改造景区厕
.中国崀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开建总投资36亿元
.重庆签约43个旅游项目投资超1700亿元
 
摄影书画
 
经济
.清华报告:中国万亿消费金融市场明日可期风
.民宿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激活乡村经济发
.第九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京召开
.银监会:未来金融改革应实现三大目标
.高端智能再制造三年发展明确产业规模将达2
.银行大股东将按规披露实控人
 
企业服务在线客服:1743777055  17437770551743777055



网站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休息,请通过QQ留言)

晋-ICP备18013202

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