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平津后,又大举向山西进攻。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中共中央北方局、山西省委八路军驻晋办事处都迁到了临汾,在这里成立了八路军学兵队、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中央军委在临汾成立了八路军总兵站。八路军总部设在洪洞的高公、马牧一带。随后,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部、山西省政府也撤到了临汾。一时抗日风云际会,平阳古城成了华北抗战中心。其间,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指挥华北抗战。中共临汾的地方各级党组织都在组织发动民众,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创建敌后根据地。抗日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著名作家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也从延安出发来到了临汾,慰问前线军民,宣传华北抗战,萧红、萧军、刘白羽等一大批文化名人云集临汾。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就在临汾的刘村学兵队驻地挥笔创作了《游击队员之歌》,从此,这首歌曲唱遍了抗日前线,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励抗日军民奋勇杀敌,抗击日寇。
抗战时期的苏寨医院,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在中共临汾地方党组织的动员下,由民主人士张桐斋先生无私捐献
-1-
药品和医疗器械创办起来的。
张桐斋(1903—1988年),原名张友琴,爱国医务工作者。是临汾城内英国教会善圣医院招收的第一批学员。那时候他们学习的课本全是英文本,张桐斋晚上背单词,白天同英国人对话,很快就掌握了英语,并依靠英语深钻细研西洋医术。常常是夜深人静了,他还点起小煤油灯,对照书本,研究骨骼标本和人体解剖。等到四年毕业时,他的成绩名列前茅。
当时正值清朝末年,黑暗腐朽,国弱民贫,不平的社会使他自幼就萌发了救国济民的正义感。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以后,在善圣医院求学的他,怀着对帝国主义的强烈仇恨,同我党的地下工作者王权五等人团结各学校的进步学生召开大会,积极参与学生集会、罢课、抵制洋货斗争。毕业后,被运城县政府聘为专职医生,为实现救苦救难宿愿,他毅然离开官署回到临汾。先后开了“延龄医院”、“民生医院”,并同党的地下工作者张耀庭、张挺等人联系密切,他常借办医院行医之便,多次掩护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七.七事变”以后,日寇攻占了太原,向临汾逼进。在地下党组织的动员下,1937年农历十月二十七日,张桐斋先生把自己的“民生医院”搬迁到东山的苏寨村,组建为我抗日游击队的战地医院。常常是前方炮声隆隆,医院的张桐斋先生在给不断送
-2-
来的伤病员做手术疗伤。其间,同我党的许多领导同志合作共事,过从甚密。与时任中共临汾抗日游击队政委、建国后的省部级干部杨一木、建国后的省最高法院院长谷震、天津市纪委书记景仙洲以及时任游击大队政治部主任、建国后曾任副县长的王权五、老红军张挺、原地委书记张耀庭等同志结为革命战友。八路军打到浮山,他又带着医疗器械跟到浮山,后又返回苏寨。在国民党警察局清查八路时,他将杨一木、谷震、景仙洲等七人全部藏在医院,机智地与国民党警察局长周旋,使其看不出任何破绽。第二天,他自己出钱雇了七个轿子,从苏寨出发到河津过黄河,将他们顺利送到了延安。两年医治重伤病员几百人。在此期间,他还举办了医训班,为根据地和游击队培养了一批医务工作者。在汾东游击区办战地医院之际,他又和谷震同志商量,让自己的胞弟张友棣带上家藏的全部药品和医疗器械投奔驻扎在枕头村的抗日县长李从文,开办八路军抗日县政府医院,其胞弟张友棣就是在那里辛勤工作,积劳成疾,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1940初,张桐斋将他的苏寨医院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八路军抗日游击队。随后,又前往抗日县长李从文驻扎在枕头的县政府战地医院。
至今,在贺家庄乡苏寨村一带,还留传着民主人士张桐斋为村中百姓治病的故事。
-3-
1948年,他在家乡西宜村创办了“扶民医院”,当时解放军后勤部就驻在他家,其间还召开过一次重要会议。不久,面临南下部队缺医少药的状况,他积极参与开办医务培训班的工作,一年多时间,他培训的学员全部随军南下,为解放大西北、大西南培养了一大批医护工作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又参加全县医师考试,由中央卫生部颁发了医师资格证明书。在人民政府的支持帮助下, 他又创办了“民生医院”,后转建为临汾县人民医院(后来的尧都区二院)。自临汾县医院成立到“四清运动”前,临汾每年征兵工作时,张桐斋先生都是体检工作总负责人,每张体检表上都必须有他的亲笔签字才能通过,多少年来,经他体检过的兵从未因身体健康原因出过问题。临汾地区医院成立时,他又任第一任院长。并连续被推选为临汾县第二届到第六届人大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临汾县第二届常委、政协临汾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1973年10月,张桐斋先生去宁夏看望在部队当医生的女儿,时任中共宁夏自治区区委书记的杨一木同志听说张先生来到宁夏,专程把他接到家中再三挽留后小住了一周,热情招待,共叙友情。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胁迫他退休。退休后,他潜心研究中医药,研制出专治妇女宫颈糜烂和妇科出血的
-4-
中西药粉,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解除妇女病痛。受市医院聘请,做临床指导工作8年。他一生悬壶济世,医人无数。后回到村中,再办“张桐斋妇幼保健院”,接生治病,办医训班培养农村赤脚医生,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1988年病逝,终年85岁。在张桐斋先生的追悼会上,老红军张挺动情地说“抗日县长李从文曾对张桐斋先生说‘你把东西两山的两个医院都给了共产党,将来政府亏不了你,等有条件了我们县政府会给你补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几十年过去了,直到张桐斋先生去逝,他从未向国家和政府要过一分一文。充分体现了张桐斋先生的民族大义和高风亮节”。并写下条幅“一生察言观色三指寸地握胜算,平时公正廉明救死扶伤留清评”。
在张桐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当时分管统战的尧都区委副书记王天然同志召集有关人士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对张桐斋先生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会后,王天然副书记写了“福泽尧都”、“泽被平阳”等条幅。原政协副主席高国宪同志亲自撰写文稿并书写了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