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海坛——海权意识的神圣象征
刘
公岛是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东西长4.1公里,南北最宽
处1.5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53.5米,距威海市区2.1海里。刘公岛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清朝北洋海
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丁汝昌寓所、铁码头等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和近几年修复兴建的刘公庙、甲午海战馆等新景观。
刘
公岛自然风光优美,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岛上峰峦叠起,植物茂密,远望松涛翠柏,郁郁葱葱;近观鹿群结队,鸟语花香,森林覆盖率达
85%。岛上地势北高南低,北坡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坡海滩绵延,水清沙洁。岛上气候宜人,具有春冷、夏凉、秋暖、冬温和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
的特点,全年平均气温12℃左右,是避暑、度假、疗养的理想之地。1999年,国家建设部授予刘公岛风景区“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全年进岛游客达130
多万人。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中
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是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为主题内容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管理保护着28处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文物旧址,馆名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江泽民题写。开放文物景点有:北洋海军提督署、龙王庙与戏楼、丁汝昌寓所、北洋海军将士纪念馆、刘公岛水师学堂和黄岛、旗顶山、东泓三座炮台,总面积达
10万平方米。
北洋海军提督署是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的指挥中枢,是国内仅存的、保存完好的清代高级军事衙门,占地1.7万平方
米。馆内收藏着近千件珍贵历史文物,海底打捞出水的济远舰前双主炮,每门重达20多吨;内容丰富的塑像、沙盘、模型、图片文物等陈列展览,生动再现了北洋
海军兴衰、甲午战争始终的历史。北洋海军将士纪念馆中有长达18.88米、寓意北洋海军1888年成军的北洋海军将士名录墙,铭刻着近600位北洋海军将
士的姓名、职衔。刘公岛水师学堂是清末四所近代海军学堂中惟一一座规模完整、有迹可寻的学堂。
甲午海战馆
甲
午海战馆位于刘公岛旅游码头东约300米处的海边,1993年由刘公岛管委会与广东河源市华冠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总投资6000余万元人民
币,1995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现由广东河源市华冠股份有限公司独资经营。该馆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由序厅、北洋水师成军、颐
和园、丰岛战役、平壤之战、黄海大战、旅顺基地陷落、血战威海、尾声厅九大部分组成,是一处采用建筑、雕塑、绘画、影视等综合艺术形式与现代声、光、电技
术相结合的手段,真实而完整地再现北洋水师从成军到覆没的悲壮历史过程的大型纪念馆。
刘公庙
刘
公庙位于刘公岛旅游码头东约300米处的丁公路北侧。传说在汉代,刘公、刘母曾多次拯救海上遇险的船民,后人为了纪念刘氏老人,在岛中部阳坡上建造了一座
祠庙,在庙内塑造了刘公、刘母像。从此,南来北往的船只经过此地,船民们都要登岸进庙祈祷,祈求老人保佑他们海上平安。1889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和刘公
岛护军统领张文宣捐款重修刘公庙。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和刘公岛,刘公、刘母神像被迁往岛外北沟村。现刘公庙是1994年由刘公岛管理委员会投资
400多万元移地重建的,占地6000平方米。
|